3月16日,濃霧籠罩葛洲壩。 受濃霧天氣影響,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自15日22時40分起停航。與此同時,相距38公里的葛洲壩一、二、三號船閘也因濃霧全部關閉停航。截至3月16日16時,兩壩船閘仍處于關閉中。
3月16日因濃霧中斷通航的三峽水利樞紐雙線五級船閘仍未復航。至3月16日23時,三峽船閘停航已超過24小時,這是船閘2003年6月建成通航以來因災害性天氣停運時間最長的一次。
按三峽船閘運行管理規(guī)程,在三峽壩區(qū)水域,若船舶上行能見度不到500米,下行能見度不到1000米,為保證航運安全,避免碰撞、擱淺等事故發(fā)生,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將停止三峽船閘運行。
3月15日22時40分,壩區(qū)水域出現濃霧,上下行能見度均不足500米,三峽船閘被迫停運。當時,南線、北線船閘內共有38艘船舶被困閘室,其中有客船5艘,旅客500多人。
三峽通航管理局啟動了應急預案,一直通過閘室廣播和甚高頻電話解釋原因,告知船員和旅客保持鎮(zhèn)定,16日晚上向閘室內船舶運送了蔬菜、食品。三峽海事部門始終嚴密監(jiān)控壩區(qū)水域,要求船舶在安全港區(qū)拋錨。
16日19時40分,三峽壩區(qū)霧情開始有所減輕,三峽通航局抓住機會將北線13艘船舶送出閘室,到緊靠壩上的太平溪等港區(qū)拋錨,南線5艘船舶也在海巡艇護航下到達壩下的黃陵廟碼頭停泊。21時,壩區(qū)霧情再次加重,能見度約為200米左右,閘室內仍有20艘船舶被困,其中有客船2艘,載有旅客近200名。
三峽通航局副局長計玉健告訴記者:“三峽壩區(qū)此次霧情很罕見,從三峽大壩至葛洲壩幾十公里范圍內全部被濃霧籠罩,連海巡艇都無法航行。全局主要領導都在一線指揮,現場雖然緊張,但旅客對此種自然災害比較理解。”
至16日23時,三峽船閘已有20多個閘次運行計劃被取消,150多艘船舶在錨地待閘。氣象預報顯示,16日至17日,三峽壩區(qū)天氣為小雨轉多云,氣溫為11至20攝氏度,大霧將持續(xù)到何時,船閘何時復航,還無法準確預知。
來源:新華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