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21日從中石油集團獲悉,深圳已經開始接收西氣東輸二線天然氣,90天試運轉期結束后將轉入正式供氣。昂貴的進口天然氣橫穿中國15個省份進入深圳,標志著西氣東輸二線全線灌通(不包含香港),或倒逼天然氣價格改革加速推出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國家發(fā)改委去年宣布,自當年12月26日起在廣東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試點,探索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(tài)調整機制。目前,進入到廣東門站的天然氣價格都統(tǒng)一為2.74元/立方米。而對天然氣輸配費用如何收取還沒有定論,所以氣價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,廣東氣改經驗能否推向全國,仍顯得懸疑重重。
深圳開始接收“土”氣
廣東氣價改革如箭在弦
深圳開始接受天然
隨著西氣東輸廣州—深圳段支干線日前正式貫通,這意味著來自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橫穿中國15個省份后,直達深圳。
與之相伴的是,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傳聞甚囂塵上。國家發(fā)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向告訴記者,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是目前石油天然氣企業(yè)虧損的主要原因,必須要讓天然氣價格符合市場的供求變化,定價機制改革勢在必行。
東方證券能源分析師王駿飛最新發(fā)布的研報顯示:2011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為1.08元/立方米,同比上漲13.3%。但目前國內價格仍遠低于中亞進口氣和海上進口LNG接近2元/立方米的價格,因此中石油在進口氣方面還是承受了相當的損失。以2011年情況來看,中石油進口中亞氣155.3億立方米和LNG18.3億立方米,累計虧損達到了214億元。
而國內的天然氣缺口在持續(xù)上升。公開數據顯示,預計到2015年,中國天然氣供應結構為國產氣1700億立方米,凈進口900億立方米,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,占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則將從目前的4%上升至約8%。國內天然氣產量有望達到1850億立方米,供需缺口達750億立方米。這就要依靠進口天然氣滿足國內需求。
為此,關于天然氣價格改革的信號也一直在釋放。去年,國家發(fā)展改革委發(fā)出通知,決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,在廣東省、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。通知明確了將現行以成本加成為主的定價方法改為按“市場凈回值”方法定價,選取計價基準點和可替代能源品種,建立天然氣與可替代能源價格掛鉤調整的機制。
正在試點中的天然氣價改“兩廣經驗”,亦被市場普遍認為將推至全國。
粵氣價改革尚在醞釀中
王駿飛表示,從今年來看,目前進口氣整體價格同比上漲了25%—30%。而從進口量上看,他預計至少也有10%以上的增長。因此如果天然氣價格不作調整的話,中石油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的虧損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。
他以凈回值法測算,2011年合理天然氣價格為3元/立方米,以當年2元的進口氣計算,基本可以在廣東、廣西實現盈虧平衡。如果我們以今年下半年推出調價方案,調價幅度為0.4元/立方米,則年化影響為0.2元/立方米,影響天然氣量為750億立方米。則中石油今年有望增加利潤為110億元。
對天然氣輸配費用如何收取還沒有定論,所以氣價改革仍處于探索階段。據悉,廣東省物價局目前尚未就省管網內部收益率作出明確規(guī)定,圍繞著如何確定內部收益率,廣東省管網公司與城市燃氣公司之間,城市燃氣公司與區(qū)域燃氣公司之間,正進行著一場激烈的利益博弈,讓廣東的管網改革變得更加復雜;試點的市場供求與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動態(tài)調整機制,能否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,也顯得懸疑重重。
來源: 南方日報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cy2323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m.cy2323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cy2323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