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CMEN消息,中國煤炭工業(yè)協(xié)會觀察員李朝林公開表示,“應該說65%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個數據是符合實際情況的,F(xiàn)在的局面就是在煤市低迷的情況下,背負沉重政策性負擔的大型國有煤礦已經力不從心,無法完成兼并重組的任務。而對于活力較強的中小民營煤礦來說,兼并重組無遺已經與關停劃上了等號。”
2010年,煤炭產業(yè)整合開始了全面的鋪開,在強有力的行政手段下,“煤老板”一步步地開始退出中國煤炭市場的舞臺。“應該說煤炭資源整合想要達到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障安全生產,解決安全事故頻發(fā)的問題。其次就是由國有企業(yè)進行統(tǒng)一的規(guī)范開采,提高資源的利用率。這兩個目的可以說是最主要的,但從目前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,并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。”卓創(chuàng)資訊煤炭分析師王婷告訴記者。
在兼并重組中,不僅數以千計的小煤窯被國有或國有控股煤礦企業(yè)兼并,而且如擁有11座煤礦、年生產能力390萬噸、9個地面企業(yè)、20個子公司、2008年實現(xiàn)銷售收入45.1億元的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,也被特大型國企中煤集團“收編”。雖然那些民營煤炭小老板并沒有完全消失,只是成為國有控股公司中的股東,但那些民營成分已經淹沒在國有的汪洋大海中。
在兼并中,民營的煤礦一旦按照國有企業(yè)“大手大腳”的生產模式來就很難生存下來,所以兼并就意味著關閉!凹词箾]有關閉,在收購的過程中也會出現(xiàn)很多問題。比如在股份制的情況下國家要求國有企業(yè)占大部分的股份,但今年以來煤市如此低迷,很多國有企業(yè)根本力不從心,所謂"占大股"也是形式上的,論實質則還是民營性質的。而民營資本在其中既出錢又出力,還沒有"名分",這樣的狀態(tài)當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!崩畛志图娌⒅袑嶋H問題解釋道。
沒有名分,還要出錢出力,這樣的境遇難保不使很多被兼并重組后的民營小煤礦產生“二心”。對此,王婷認為,從貿易商的角度來看,他們更愿意向小煤礦買煤。因為大煤礦長期由政府統(tǒng)一定價,價格也相對較高,貿易商們很難從這些大公司、大集團上拿到價格便宜的煤。
來源:國家能源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