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陳家山煤礦職工醫(yī)院里,躺在病床上的石抗戰(zhàn)對記者說,他是陳家山礦維修二隊零點班班長,事故發(fā)生時他和同班7個人就在距井口7000米的二平臺上班。還有一個小時就要下班了,誰知發(fā)生了這么大的災難。萬幸的是,他們8個人全都安全逃生了。
石抗戰(zhàn)說,那天早上7點左右,巷道里的風向由進風突然變成了反方向的熱風,憑經驗他判斷井里出事了,很可能是瓦斯爆炸。他急忙大喊,讓大家就地臥倒向外爬。他向前爬了大約一百二三十米時就失去知覺了,醒過來時已是中午,躺在礦醫(yī)院的病床上。石抗戰(zhàn)說,他到礦上4年了,每年都參加兩次礦上的安全培訓,區(qū)隊每月也培訓一次,加上每次班前班后講,大家都有一些安全施工和自救的常識,沒想到這次就用上了。
44歲的梁德學是陳家山礦維修一隊的工人,現在也躺在礦醫(yī)院的病床上。他對記者說,28日清早,他們6個人一起在距井口7000米的一斜坡工作面作業(yè)。7點剛過,井內溫度驟然升高。這時只聽班長姜勇大聲喊:“大家都趕緊趴下!快往外撤!”梁德學說,當時井里黑漆漆的,濃烈的煙霧嗆得人喘不過氣來,他向前爬了大約50多米時想站起來快跑,誰知心跳氣短、頭暈目眩,
剛一起身就摔倒了,這時爬在最前面的班長返回身拉著他一起繼續(xù)向前爬行,并高喊著讓后邊的人快些爬。
37歲的姚軍茂是這6人中的一個。他說瓦斯爆炸時產生的沖擊波把他的礦工帽都掀掉了,沒了頭頂的礦燈眼前一片漆黑。這時聽到班長的喊聲就急忙往外爬,大約爬了200多米,在平臺的地方煙霧淡了,他們互相也可以看見了,大家就站起來相互攙扶著又向前行走了300多米,到了車場坐上運煤車,8點多鐘安全升井。和他們一起升井的還有皮帶隊等其他4人。他們10個人是這次爆炸事故中首批升井的幸存者。
在陳家山煤礦職工醫(yī)院,記者還采訪了礦工薛增耀。薛增耀今年41歲,是維護巷道的工人,爆炸發(fā)生時他正在距井口6700多米的二平臺上搬運水泥,他也是第一批被救出來的礦工之一。薛增耀說:“我正低頭跟另一個工人從礦車上往下搬水泥,突然就感覺到礦道里的通風反了,這時就有一股巨大的熱浪把我和另外一名礦工都掀到礦車的車廂里。我趴在車廂里,能感覺到頭頂有熱浪夾雜著石頭、煤塊飛過去。過了一會兒氣流過去了,我抬起頭什么都看不見,能感覺到四周全是煤塵,還有一股怪味嗆得受不了,這時候我就只想著要逃命。我爬了十多米到坡上之后感覺到有了點兒風,也看到了燈光,這時我就站起來一直跑到停礦車的場子上,安檢員一把把我拉到運煤車上,這樣我們才活著出來了!睋V職工醫(yī)院診斷,薛增耀是一氧化碳中毒,經救治已脫離生命危險。
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凡本網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cy2323.com 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為"煤炭網m.cy2323.com "獨家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來源:煤炭網m.cy2323.com ",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,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。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。
網站技術運營: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、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
總部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(qū)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
京ICP備18023690號-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